数字商贸网

医药女神,危险出圈

2021-03-30 09:19:01

深圳商铺招租 http://www.yueanjudc.com

  

  2020年的极端行情,令中欧基金葛兰迅速走红。她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取得了98.85%的超高年收益,同类排名37/983。

  凭借在中欧医疗健康上的出色表现,葛兰顺利跻身头部基金经理之列,成为业内最具人气的女基金经理,被粉丝冠上“医药女神”等称号。

  盛名之下,女神开始“出圈”。她参与管理的两只新基金:中欧阿尔法和中欧研究精选都面向全市场布局,跳出医疗健康领域,行业跨度之大令人咋舌。

  01令人失望的新基金

  2020年8月17日,中欧阿尔法混合基金正式发行,基金经理为葛兰。

  发行当日,该产品便遭到市场哄抢。原本计划募集5天,但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就以550亿元募资额超额完成任务。最终中欧基金确定有效认购金额80亿元,配售比例为14.53%。

  很多投资者冲着中欧医疗健康而来,对葛兰的新产品充满期待。封闭期过后中欧阿尔法规模不降反增,截至2020年底,中欧阿尔法A的规模达到88.22亿元,环比增长46.5%。

  作为葛兰在医疗健康板块外的新尝试,中欧阿尔法持仓覆盖白酒、新能源、光伏等多个板块。

  从2020年四季度的持仓看,所选公司尽失葛兰医药特色,无一不是机构抱团重点标的。

  

  可以说,中欧阿尔法是葛兰抛开医药板块的全新尝试。只是在这次挑战中,葛兰还未交上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

  从业绩来看,中欧阿尔法与沪深300差距甚微。尤其是春节后,中欧阿尔法收益已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和大盘指数。截至3月25日,中欧阿尔法的年内回报为-14.3%,同期沪深300的区间收益为-5.47%。

  

  “股神”巴菲特有个著名的能力圈原则。他认为,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你不用成为通晓许多公司的专家,只要能够评估你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公募一哥”张坤被称为巴菲特式的基金经理,他对白酒布局已久,这是其身上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其能力圈的重要体现。通过重仓白酒,张坤跻身国内顶级基金经理之列,实现了名利双收。

  在易方达中小盘2020年四季报中,张坤曾表示,“宏观经济、市场趋势、市场风格、行业轮动,这些因素显然是重要的,但坦率地说,这并不在我的能力圈内。”

  作为基金经理,未能坚守在能力圈,跟随市场随波逐流,常常蕴含着风险。

  中欧阿尔法的持仓远远超出葛兰原来的核心竞争优势——医药板块,市场上不乏质疑葛兰不务正业的声音,认为其砸了“医药女神”的招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最近,葛兰再度引发市场关注,蚂蚁财富等各大基金销售平台首页,均在开机屏等醒目位置出现了葛兰的大名和照片。其管理的新基金——中欧研究精选于3月18日正式发行,募集期为3月18日-3月22日,募集目标为100亿元。3月25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宣布中欧研究精选正式成立,最终确认的基金规模为42.3亿元,仅为募集目标四成。

  从资料上看,该基金将由葛兰和卢纯青共同管理。公开资料显示,卢纯青在管产品为中欧先进制造,管理规模19.79亿元,擅长新能源、消费等板块。

  卢纯青目前担任中欧基金投资总监,曾一手搭建中欧基金投研团队,但人气远不及葛兰。

  

  此次中欧基金选择两位女性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无疑是想从宣传、风格、业绩等多方面做到获益最大化,以葛兰的人气及医药布局作为引子,附以卢纯青投研能力及新能源布局。

  卢纯青在3月16日的一场直播中透露,这只新产品将采用合作管理模式,双方将基于各自擅长的领域,重点关注消费、科技、新基建和能源等。

  进入2021年以来,A股扶摇直上的行情戛然而止,以抱团股为代表的公司难逃跌跌不休的命运。

  选择此时发行全市场类基金,对于已有中欧阿尔法前车之鉴的葛兰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她这次能否突破能力圈,交上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

  02医药女神的双刃剑:高仓位+集中持股

  葛兰出生于1985年,从年龄上来看,葛兰只能算是一名新锐基金经理。但事实上,葛兰已经在医药行业深耕多年,是基金行业为数不多的医学博士。

  葛兰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后到美国西北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她取得了美国心脏学会的科研基金,并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牵头攻克了医学领域核磁共振心肌灌注的技术难题,获得业内最权威国际会议最佳论文。

  毕业之后,葛兰先是在德国一家半导体公司做实业。后来,她回国进入投资圈,并先后在国金证券、民生加银基金担任研究员,研究新能源、轻工、医药行业。

  2014年10月,葛兰加入中欧基金,并于2015年1月升任基金经理。2015年1月-4月,中欧基金先后为葛兰发行了4只产品,不过遗憾的是,就在葛兰刚刚成为基金经理不久,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从5178高点急转直下,突如其来的股灾令葛兰首战便遇到了困境。2016年4月22日,她一并卸任了这4只基金产品。

  直到2016年9月29日,中欧医疗健康发行,纯医药行业基金令葛兰如鱼得水,她也逐渐在基金圈崭露头角。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葛兰担任基金经理已接近6年,几何年化回报为29.28%,全市场从业年限超过5年且几何年化回报超25%的基金经理仅有26人,在其中,葛兰的业绩排名第六。毫无疑问,葛兰已正式跻身头部基金经理之列。

  葛兰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与医药行业近两年的腾飞密切相关,当然也与其专业性不无关系。

  作为医药博士出身,葛兰对医药医疗领域的前沿动态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敏锐,在标的公司的选择上更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独到见解。

  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内对医疗医护、一次性手套等医用耗材产品需求爆发。葛兰迅速出击,2020年一季度重仓英科医疗,以2.46%的持股比例成为其第二大流通股东。与此同时,私募大佬冯柳买入了蓝帆医疗。虽然两家公司都生产医疗器械和防护手套,但疫情需求更多的是英科医疗的丁晴手套。

  

  2020年全年,英科医疗股价暴涨1428%,蓝帆医疗区间上涨仅为74.81%,葛兰的专业性得到充分体现。

  葛兰的选股逻辑是自下而上,先是依仗专业度把握个股,然后结合宏观政策选出自己的投资组合。

  具体个股选择层面,葛兰有一套自己的四维空间选股框架。除了我们熟知的公司基本面、行业景气度、竞争格局三个基本研究维度外,她还添加了一个“历史”的维度。而且,葛兰将“历史”维度放在首位。

  在她看来,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通过对公司发展历史深入研究,尤其是在顺境和逆境中的发展情况,这对于判断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从持仓来看,葛兰通过“优质龙头+新兴成长”两个方向来配置,前十大重仓股大多在千亿市值以上,少数配置细分行业新兴龙头。截至2020年底,葛兰的组合持仓涵盖专科医院、CXO、创新药、疫苗、医疗器械的龙头公司,配置较为均衡。

  除了精选优质股票,长期持有也是葛兰获得超额回报的重要原因。

  从2020年底的持仓数据来看,葛兰的前十大重仓股普遍持仓超过一年,爱尔眼科、恒瑞医药、泰格医药持仓周期超过三年,这些股票为葛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与市场上其他基金动辄800%的平均换手率相比,葛兰的换手率较低,近两年更是维持在150%以下。

  

  葛兰一直奉行高仓位运作,除了2016年四季度、2018年四季度和2020年二季度,中欧医疗健康的仓位始终在90%以上。高仓位+集中持股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放大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风险和波动变大。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中欧医疗健康在2018年7月13日创造了61.79%的年内收益,但在随后的5个月内回吐了59%的收益,回撤明显。

  虽说2018年市场处于熊市阶段,医药板块深受带量采购事件的影响,但那时葛兰的持仓中仅有少数个股跌幅在50%及以上,大部分像爱尔眼科、恒瑞医药的最大跌幅只不过30%,葛兰却出现了双倍的回撤。

  2019年1月3日,中欧医疗健康更是出现了-39.24%的区间最大回撤,个股间的共振效应带来的巨大回撤,让人心惊肉跳。

  03风口上的舞者

  2021年春节后,机构抱团股的瞬间崩盘,拖垮了一系列的主流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纷纷走下神坛,除了“医药女神”葛兰,还有曾被一度封神的“公募一哥”张坤、“消费天王”萧楠、“投资老将”刘彦春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都重仓医药和消费领域。

  近两年,机构抱团渐成主流,白酒和医药成为投资圈内公认的信仰。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公募基金持仓前四名的行业分别是酒类、其他医药医疗、化学制药、生物医药。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的持仓更是包揽这三个医药细分行业的首位,医药主题本色尽显。

  纵观这两年A股,2019年结构性行情爆发以来,消费、医药、科技三大板块涨势如虹,成为最强风口。医药更是独领风骚,2020年上半年医药生物基金曾一度包揽股票型基金前十名。2021年春节前,年内涨幅居前的基金绝大多数也是医药行业基金。

  

  2020年,中欧医疗健康取得了98.85%的年度收益,远超偏股混合型基金58.43%的平均水平,同类排名37/983。葛兰迅速出圈,成为市场上资金追逐的对象。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欧医疗健康(A、C份额合并计算)规模高达232.43亿元,较2019年底的50.44亿元增长近四倍。

  2019年至2020年的医药结构性牛市,催生了以葛兰为代表的一大批业绩傲人的基金经理。业绩暴涨背后,葛兰也受到了一些争议,有人将其封为颜值和实力并存的医药女神,也有人将她定义为“风口上的猪”。

  通过中欧医疗健康成立以来的走势来看,以2019年为分水岭,2019年以前,中欧医疗健康和沪深300并未拉开太大距离。但2019年之后,随着医药风口到来,葛兰加重了医疗服务和生物医药板块的配置,中欧医疗健康开始发力,后期远远甩开了大盘,且大幅跑赢中证医药指数。

  同类比较而言,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医药主动基金,成立时间超过三年的共有67只(只计算A份额),葛兰的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排在第四位,超过市场94%的产品。

  单纯地跑赢大盘,可以说是踩准了风口,但是能够跑赢94%的医药主动基金,还是需要一定的实力。因为风口只能保住下限,而上限有多高,则最终取决于个人能力。

  从这个维度看,葛兰在医药标的选择上确实胜出一筹。

  医药板块成就了葛兰,但当医药股调整时,葛兰的基金也首当其冲。

  2月18日至3月25日,中证医药指数连续下跌19.23%,其中前三大成分股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和长春高新股价分别下跌20.51%、28.66%和17.31%,生物医药板块至今仍未止血。

  截至3月25日,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春节后已暴跌21.73%,跻身跌幅榜前列。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需经历完整的牛熊考验,仍保证出色业绩。中国基金业风风雨雨20年,长跑型基金经理是珍稀物种。

  

  新晋“医药女神”葛兰成色几何,仍需时间检验。在基金规模和管理费利益推动下贸然出圈,对她和粉丝而言,都是一场冒险。

  (作者|王妍,编辑|李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