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严禁小我私人书用卡资金用于炒股、买房!多家银行警示 违规使用将被冻结、锁卡……

2021-03-31 15:00:00

快速赚钱

  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的征象频发。

  近期,多家银行发出警示,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若用于购房、理财等克制领域,用户将面临降额、止付甚至冻结、锁卡的后果。

  麻袋研究院研究员苏筱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后疫情期间,陪同着楼市、股市的逐步回暖,一些谋利者的赌徒生理开始滋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以小博大”、“走向人生顶峰”。

  可以预见的是,信用卡贷后羁系将迎来一波新的高压。

  多家银行发出警示

  8月11日晚间,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布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夸大小我私人书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一样平常消费使用,信用卡资金不能用于生产谋划、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套现等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投资、理财、股票、其他权益性投资及其他克制性领域等。

  光大银行表示,若用户开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资金用途之外的买卖业务,可能导致买卖业务失败,该行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降额、止付、冻结、锁卡等管控措施。

  事实上,光大银行并不是第一家公布公告警示违规用户的银行。

  7月29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布公告提示用户,小我私人书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谋划、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证券投资、理财、其他权益性投资及其他克制性领域等。但在管控措施方面,中信银行仅提示可能导致买卖业务失败,未提冻结、锁卡等。

  某国有银行信用卡研究中心行研司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迩来对于信用卡资金流入领域的羁系严酷,尤其是对于流入房地产相干领域有严酷把控。

  “在各种杠杆炒房、炒股的方式中,银行信贷由于下款快、可得到性强、体验好等因素广受谋利分子青睐。”苏筱芮指出,谋利分子通过信用卡取现、贷款或刷POS机等方式套取现金,不但加重了小我私人债务,而且还造成银行底层资产的风险上升,给银行的风险管理埋下隐患。

  苏筱芮发起,银行方面可加大对用户的资金监测,对可疑买卖业务实行降额、封卡等措施;支付机构增强对署理商管理及特约商户的管理,对产生违规情形的互助同伴终止互助。

  信用卡贷后迎严羁系

  除了对信用卡资金流向严防死守外,信用卡套现举动也迎来最强羁系。此前,包括广发、民生、兴业、中原、中信等股份制银行调解了信用卡积分累积方式,反积分“黑产”。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此前判断,羁系部门对于信用卡贷后的罚单,反应出羁系趋严信号,预计未来对于信用卡等贷款资金的用途还会加大羁系力度,以便发挥出信用卡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迩来,对于信用卡消费的风险,银保监会也频频发声。在关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费提示中,银保监会消保局指出,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消费者一样平常、高频、小额的消费需求,方便消费者生活。但有些消费者过分依赖信用卡透支消费,背负了超出其归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甚至陷入“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的境况。另有消费者将信用卡乞贷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放大资金杠杆,易导致小我私人或家庭财政不可连续,并会负担相应后果,也致使金融机构风险累积。

  羁系频频发声的同时,也给出了强有力的处罚措施。“银行方面,羁系(银保监会)增强了对贷后资金流向的监测,上半年以来对贷后管理出现问题的银行相继开出大额罚单,对于炒房的热门地域(如深圳)加大贷款产物的重点监控;支付机构方面,羁系(央行)要求增强实名制管理、特约商户管理,严禁‘一机多码’、‘一机多户’,严禁网销POS机,对于执行不力的支付机构开出大额罚单。”苏筱芮说。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