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在华年赚300亿!美巨头“看中国脸色行事”:叫停230亿半导体收购

2021-04-06 12:01:45

cba辽宁对山东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据观察者网3月30日报道,当地时间3月29日,美国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AppliedMaterials)“官宣”,该司决定放弃对日本国际电气(KokusaiElectric)的收购,并将因此对经手这笔交易的投资公司KKR支付1.54亿美元(折合约10亿元人民币)的解约费。

  事实上,应用材料对上述结果早有“心理准备”。3月22日当天,这家美国巨头发布公告称,考虑到中国监管机构一直没有批准这笔交易,该司与Kokusai的购买协议条款在3月19日已经终止。

  

  由于全球芯片产业保持强劲的增长,具备技术优势的半导体企业也愈发“值钱”。今年1月,应用材料就与Kokusai达成约定,将收购价上调了59%至35亿美元(折合约230亿元人民币)。不过,如今没能获得中国市场的通过,这笔将近230亿元的交易也就此“告吹”了。

  应用材料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0财年(2019年11月-2020年10月),该司在中国市场的营收高达54.56亿美元(折合约358.6亿元人民币),在其整体营收中占比32%。对比之下,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0%、4%、11%、18%。

  

  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已成为应用材料第一大收入来源。根据国际垄断法的规定,只要企业在某国设有业务,那么企业的相关收购行为,就必须获得该国监管机构的同意。

  另外,我国也早已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在华营业额达到相依标准的企业,无论收购行动是否与中国相关,都要接受中国机构的监管。这就是应用材料要在收购一事上“看中国脸色”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材料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依旧没有“动摇”。据报道,3月17日当天,包括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阿斯麦、科天、日本东京电子在内的5家半导体设备巨头在我国上海举办的国际半导体展览会上表态,称中国市场对他们的业务至关重要,许诺将与中国公司展开更密切的合作。

  文|廖力思题|徐晓冰图|饶建宁卢文祥审|徐晓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