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在王伟烈士墓前留信的大学生,找到了

2021-04-07 18:14:03

赚钱

  每到4月1日,总有人提起“81192”,这是原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中队长王伟生前所驾驶的歼-8Ⅱ战机编号。

  

  2001年4月1日

  美国一架侦察机侵犯我南海领空

  我军派出两架飞机跟踪拦截

  美机突然撞向我歼-8Ⅱ战机

  飞行员王伟被迫跳伞坠海

  壮烈牺牲

  

  数日前

  王伟烈士墓前出现了一封信

  信纸显示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署名为“您跨越20年的战友”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脊梁,

  过去未曾缺过,

  现在不缺,

  未来也绝不会缺!”

  信的内容深深感动网友......

  

  

  

  为此

  多位军事大V发声

  试图找到这位年轻人

  

  

  

  在王伟烈士牺牲20年之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通过上海交通大学

  找到了他!

  上海交大本科生——章原

  

  2018年9月,章原曾参军入伍

  服役于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

  他说

  是武警部队服役8年的父亲、

  是看了不下5遍的《士兵突击》、

  是年轻人喜爱的《那年那兔那些事》

  ......

  一步步点燃了他的从军梦

  

  自从章原知道他服役的单位

  曾保障过

  王伟烈士所在单位的飞行

  就一直想来看看

  这位军旅生活的领路人

  让王伟烈士看看

  现在我军的发展势头、

  现在我国年轻人的精气神!

  

  3月27日

  章原前往杭州

  3月28日

  他一早来到王伟烈士墓前

  放下自己写的信

  这样一场跨越20年的“对话”

  榜样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无声涌动

  

  

  如今的章原

  已返校续读

  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

  他表示

  自己将继续努力学习

  投身“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为人民守护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致敬烈士

  致敬每一个

  与国同行、平凡无闻的名字

  中国青年

  必将

  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见习记者:陈垠杉通讯员:上海交通大学金雪编辑:李丽)

  延伸阅读

  中美撞机20年后,一封「分手信」曝光看哭千万人:山河已无恙,81192请返航!

  

  身着一袭白色海军制服的少年,在“海空卫士”王伟的墓前驻足,哀思,随后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这感人一幕被人偷偷拍下)

  少年离开前,留下了一封长达几页的手写信。

  

  在看完王伟的故事后,少年心中埋藏多年的军旅梦生根发芽,如今的他已经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在信里,少年就像王伟的老朋友一样,诉说着中国的变化:

  如果您能看到我军现在的装备,一定会非常开心吧?二十年前我们忍气吞声,释放了美军机组人员,但今后绝不会再有侵犯我国国土,伤害我军军人的敌人活着离开我们的领土、领空、领海。二十年前,您是脊梁骨的代表之一;现在,该我们从您手中接过接力棒。

  落款为:您跨越二十年的战友。

  

  滑动查看信件全文

  

  81192,一串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被提起的数字,他是“海空卫士”王伟的战机编号,今年也是他逝世20周年。

  

  

  (王伟战机编号81192)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01年4月1日。

  美国一架侦察机非法入侵我国南海领空,我军随后派出两架飞机跟踪拦截,这其中就有一架是王伟驾驶的编号81192战机。

  突然,美军EP-3侦察机毫无预兆地撞向我歼-8Ⅱ战机,轰隆一声巨响,天空瞬间出现一个火球,王伟飞机的尾部被美机螺旋桨刮得“像纸片一样”飞散开来。

  王伟跳伞后,永远地消失在了那片茫茫大海。

  

  (由美机拍到的王伟生前最后影像)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是王伟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即便被野蛮撞击,王伟仍坚定选择捍卫祖国领空,哪怕,是以失去生命作为代价。

  

  14天不分昼夜的搜救,未果,王伟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32岁,要知道,再过几天的4月10日,就是王伟33岁的生日。

  2001年4月17日,人民海军以最隆重的方式——海祭,为王伟送行。

  汽笛发出悲怆地长鸣,战舰缓缓降下半旗,王伟的妻子阮国琴手捧着王伟亲手种下的三角梅花瓣,与英雄丈夫做着最后的告别。

  王伟长眠于此,无垠的大海成了他的“墓地”。

  

  

  (哭到几近昏厥的阮国琴)

  王伟一直向往那片蔚蓝的天空,当飞行员的梦想,从很小就根植于王伟心中,他的家乡浙江湖州有个空军机场,只要飞机飞过,哪怕在吃饭,王伟也会丢下碗筷,跑到外面看飞机。

  对飞行的热爱,让王伟在15年的飞行生涯中创下一个个“第一”——

  在飞行学院同期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

  在飞行部队三次装备更新中,每次都是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担负战备值班任务;

  

  (王伟生前在战鹰前留影)

  在同一批飞行员队伍中,他驾驶最先进的国产歼击机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成为能飞四种气象的“全天候”一级飞行员;

  同龄飞行员中,他战斗起飞的次数最多,执行重大任务的次数最多。

  但王伟的生命里,不只有飞行。

  他曾经对妻子说过:“我的人生第一是飞行,第二是我们之间的爱情”,他放心不下那片蓝天,同时,他也放心不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王伟和妻子阮国琴是高中时的同学,毕业前夕,王伟从湖州市区近千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到空军飞行学校,两人互表心意后,通过一沓沓厚厚的书信联络。

  1989年元旦,阮国琴突然收到了一封决绝的分手信,信里王伟说自己遇到了一个女大学生,欲与阮国琴恩断义绝。

  信的下方还画了一座墓碑,上面写着“王伟之墓”。

  

  阮国琴整日以泪洗面,不久后,她又收到了王伟的一封挂号信,信里一直在请求着对方的原谅。

  

  王伟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如此天差地别?

  收到信的第二天,王伟出现阮国琴家门前,他再次递给对方一封信,信里道出了王伟“绝情”的真相。

  原来,王伟的部队在进行跳伞训练时发生意外,导致一名学员牺牲,这让王伟意识到,飞行员这份职业随时可能伴随着危险。

  他一边热爱着飞行事业,一边又担心自己终有一天会带给深爱的女孩无尽的伤痛,这才决定把痛苦留给自己,在信里捏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女大学生。

  

  (王伟与阮国琴合影)

  阮国琴对于王伟来说,是无法割舍的爱恋,但在爱情和守卫祖国领空面前,王伟优先选择了后者。

  现在回看信里的那座坟墓,大概也寓意着,王伟早就把自己的生命许给了国家,即使他再爱一个女孩。

  他的矛盾、纠结、决绝,无不体现了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的无尽忠诚!

  

  后来,王伟被分派到了海南岛,他给阮国琴寄来的照片背后写着“我在海角等”。

  

  紧张的训练和值班让两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经过7年的漫长等待,阮国琴终于在1992年的夏天等到了王伟娶她为妻的聘礼——一条王伟亲手做的子弹头项链。

  

  次年,阮国琴辞掉工作远离父母,为了追随丈夫,只身来到海南乐东,那里条件虽然艰苦,但阮国琴甘之如饴,两人的小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王伟用自己画的油画装点着那间小家,画上是一个中国海军航空兵正在驾驶着未来的新型战机从战舰上起飞,他常会告诉来家的拜访的客人:“画上那名飞行员就是我自己!”

  

  一到休息日,其他飞行员们就都爱聚在王伟家,就着阮国琴做的几道小菜,王伟能和战友从天空聊到梦想,再从梦想畅谈到光明的未来。

  每每看到这番景象,阮国琴都会想,曾经那个在雨巷中徘徊的少年,已经长成了在蓝天里搏击的雄鹰。

  

  王伟一直想要一个孩子,不久后,阮国琴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取名王子。

  

  阮国琴回忆说,王伟实在是太爱孩子了,爱到甚至都让她有些“吃醋”。

  有次阮国琴过生日,王伟说要给妻子准备礼物,结果带回家的却是一辆儿童自行车,自己收到的那支玫瑰花,还是王伟买自行车剩下的钱买的。

  一家人散步的时候,王伟也都会把儿子放在肩膀上,他还经常说,儿子是他的骄傲。

  

  只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外国入侵,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支离破碎,阴阳两隔。

  不过,倘若王伟能看到妻儿的现状,应该也会倍感欣慰吧。

  王伟离开后,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妻子,后来的阮国琴上了军校,并在特招入伍后,在海军机关先后立下1个三等功、2次海军先进个人、4次嘉奖。

  2002年,在阮国琴的倡议和支持下,“王伟希望小学”建成,2006年6月,阮国琴还给这所希望小学设立了“王伟奖学金”,为此,她毫不犹豫地捐献了10万元。

  

  (阮国琴在希望小学落成典礼上)

  阮国琴知道,丈夫实在太过优秀,他的精神需要延续,用于感染更多人,而她自己,也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对得起“雄鹰妻子”的称号。

  王伟的儿子王子,也不再是以前那个依靠在父亲肩头啼哭撒娇的小不点,他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在大学里,王子还发起成立了一支橄榄球队,他从不以“英雄儿子”自居,和队友相处得其乐融融。

  

  (图为王子(前一)与队友们在一起)

  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王子大学毕业后进入海军某部基层部队,像父亲一样,如今的王子也成为了一名保家卫国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守护着祖国的万里海疆!

  多么希望王伟能亲眼看看20年后的中国。

  国产航母交接入列,歼-15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055型万吨大驱成功下水...神舟升空、嫦娥奔月,蛟龙入海、悟空巡天,中华大地早已换了人间。

  20年过去了,我们从未忘记王伟的姓名。

  我们也无法忘却那一个个为了国泰民安死而后已的英雄们,如果没有他们,又怎么会有祖国如今的昌盛?

  

  以前的中国,经历着超过百年的屈辱史,我们国破家亡,我们被列强瓜分,自信荡然无存。

  现在的中国,GDP早已超过100万亿元,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细数这民康物阜的背后,是无数个中国人的付出。

  林觉民在花岗起义前夕,写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与妻书》。

  因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赵一曼面对日本侵略时宁死不屈,她在遗书里告诉儿子: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方志敏在狱中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写下:

  “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和平年代,我们已经远离了隆隆炮火,但仍有人在用他们的负重前行,换取我们的现世安好。

  我们或许无从知晓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军人!

  他们可能是中国抗震救灾官兵。

  雨水浇不灭他们救援的决心、余震困不住他们营救的脚步,高空阻不了他们逆行的身影!

  

  (2008年5月13日,成都军区空军队员在暴雨中抢运受伤群众)

  

  (2008年5月14日,空降兵特种大队直降抗震第一线)

  他们可能是中国戍边官兵。

  面对外军挑衅,英勇不屈的他们用血肉之躯铸成长城,绝不允许任何人非法入侵我们半分领土!

  

  他们可能是中国海军、陆军、空军。

  海陆空三军为祖国编织了一道强有力的保护网,让国家主权不被侵犯,人民生活衣帛食肉!

  

  

  

  他们还可能是中国火箭军。

  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也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他们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为祖国的安全砺剑铸盾!

  

  这一路走来,我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正因为有了这些英雄的存在,中华民族才能不再被任人宰割!

  点「在看」,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我们更庆幸,自己生在中国!

  ref:

  人民日报:《我和王伟的爱情故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45205

  https://www.sohu.com/a/305808973_167855

  https://www.chinanews.com/2002-09-19/26/224553.html

  

  本文系原创文章发布,作者:阿美,当地出稿比较慢的美女。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诚意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