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这个手握5000万中国人欠条的欧洲富豪,突然在美国坠机殒命

2021-04-08 16:36:03

赚钱

  文|佳睿

  2021年3月28日周六,捷克首富——整个中东欧最富有的大魔头彼得·凯尔纳(PetrKellner)在美国阿拉斯加度假时,不幸坠机身亡,享年56岁,留下了一位遗孀和四个孩子。

  凯尔纳这个名字,中国人虽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手上可是握着五千万中国人负债。

  他是捷克PPF国际金融投资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也是我国最大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金的实际控制人,实际身价超过170亿美金;

  2020年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他排名第68位。

  福布斯2020年亿万富豪排行榜

  当时,他正乘坐一辆直升机专机前往滑雪胜地;直升机上共有六人,包括三名乘客,两名酒店的向导,一位飞行员。

  这三人购买了“豪华滑雪套餐”,行程包括住宿,交通,每人每周起价一万一千美金。

  结果,滑雪之旅还未开启,直升机就坠毁在了肯尼克冰川附近(knikglacier),该地位于安克雷奇(Anchorage)以东的50英里处。

  坠机地点——肯尼克冰川

  坠机地点附近

  救援人员

  五人当场死亡,第六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伤势严重但稳定。

  根据警方的报告,坠机原因还在调查中。

  凯尔纳在阿拉斯加的豪华滑雪胜地被视为“忠实的常客”,经常光临,每个人都认识他;

  度假村的工作人员说,这是17年来此地发生的最大灾难,对任何相关的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

  大家纷纷发文悼念;

  捷克共和国总理向凯尔纳致敬,在悼词中说“这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悲剧”。

  捷克足球俱乐部拉格斯拉维亚(SlaviaPrague)发文:“听闻我们的前董事长凯尔纳离世,我们很悲伤,

  谨向凯尔纳先生的家人和朋友表示最深切和最诚挚的慰问。”

  捷克足球俱乐部也曾经归凯尔纳所有,因为他收购了伦敦的切尔西足球俱乐部,重新塑造了捷克足球。

  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发文悼念,“切尔西的每个人听闻此事,都很悲伤。凯尔纳先生是我们的支持者,也是我们大家庭的一员。向他的家人和朋友送去最深的慰问。”

  PPF公司在官网贴出讣告,在文中赞赏凯尔纳的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同时告知,凯尔纳的葬礼将私下举办,只有家庭成员可以参加,希望媒体不要打扰他们。

  这位富可敌中欧十六国的巨富,控制国际金融命脉的董事长,四个孩子的爸爸,拥有PPF公司98%的股份;

  而他PPF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捷信金融,则是中国市场的一头巨鳄。

  中国人可能想不到:在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方面,一个外国独资公司,竟然立了“填鸭式普及”的功劳。

  2004年,凯尔纳跟随当时的捷克总统访华,也带来了他的PPF团队,顺便考察了中国市场;

  2007年-2010年,凯尔纳下了决心,拿着3亿元人民币,在深圳注册了“捷信消费有限公司”,成为了最早获批营业的4家持牌消金公司之一,也是该领域的唯一一家外资独资机构;

  从此,这位老外开始为中国客户提供个人贷款。

  凯尔纳看到:当时的中国城镇,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正在迅速发展,衣食住行迅速朝“线上服务”演变;

  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而进化,越来越多的小青年儿渴望拥有一部好手机,也想开始用平板当电脑,但无奈钱包有点儿紧张:直接买吧,买不起;完全放弃吧,努努力好像还能买上。

  左思右想,就是不甘心。

  于是乎,捷信盯准了中国人的心理和消费趋势,打出口号“梦想手机,不是梦”,让人们能够贷款买手机。

  捷信和众多三四五线城镇县的手机店合作,推广他们的服务。

  比如下面这种街头手机店的广告场景,你可能并不陌生。

  街头手机店的捷信广告

  手机店门口的促销活动

  那时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想买苹果手机,捷信就是他们的选择。

  这样九年过去了,捷信在中国市场翻云覆雨,放出的贷款数量十分可观,达到其全球业务的64%,营收将近200亿元,净收入达到14亿元;

  截至2019年3月末,捷信在中国的总客户数达到5027.5万人。

  其注册资本和营收,均是全国首位。

  毫无疑问,捷信搭上了这趟网络产品消费的特快专列,在中国开辟了一片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那个时期,我国自己已有几个借贷服务的品牌,但捷信依旧比这些本土品牌幸运很多;

  通过走大规模商品贷的道路,这头“巨鳄”拥有很难替代的优势,可以说把中国市场对手全吞了。

  但是,这种具有贷款性质的企业,免不了陷入暴力催款的争议中。

  有人问:“捷信的暴力催收越来越过分,是不是要倒闭了?”

  他表示,这家公司以前逾期三天到一个星期才会催款,现在逾期一天就电话不停。

  有人痛斥“捷信暴力催收无底线”,还有人要“和捷信打官司打到底”;

  网络平台上能够查出上千条投诉单,消费者称,公司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骚扰还贷人,进行过假扮警察,亲属,街坊上门催债等骚操作。

  还有乱放高利贷却不提前说清的问题,被曝曾经给大学生放高利贷,导致对方因还不上款而自杀。

  与此同时,捷信还深陷一系列劳动纠纷,被指控变相清除员工,恶意克扣工资等。

  这些官司,捷信均败诉了。

  图源:金融科技在线&网易新闻

  曾经风光无限的捷信,现在改头换面,出现在央视315的新闻中。

  目前,捷信在黑猫上遭到的投诉量,高达四万多条!

  投诉不断,丑闻压身,怀抱太多“坏账”的捷信,对中国市场已无力回天;

  从2020年6月开始,捷信的资本不断缩水,失去了中国市场大批客户,利润骤降到5300万元,还不到2019年利润的5%;

  势头首次被中国本土的信贷机构超越。

  捷信本打算2019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不得不中断了进程,决定放弃。

  一个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开天辟地,抢占先机,实属不易;

  然而,那段辉煌的年代过后,它却没有能够再次高歌猛进,而是渐渐贬低自己,走向了衰落,唱起了哀曲,令人唏嘘。

  得到了多大的成功和资本,就要学会承担多少的风险和罪名。

  凯尔纳和许多典型的东欧小国大富豪一样,为人低调,却很有经济头脑,也从东欧剧变的大革命中准确找准“池塘”,从而发家。

  1986年,22岁的他从布拉格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系毕业,随后就开始了创业,和朋友一起经营办公用品店,靠出售从日本进口的理光复印机,挣了一大笔钱。

  随着1989年“天鹅绒革命”的推动,捷克斯洛伐克内部发生了所有制的变革,通过了企业私有化计划,将国有企业逐步转为私有。

  私有制改革浪潮中的捷克首都布拉格

  为了在1994年之前将4000个捷克公司彻底私有化,捷克开始实行“全民均分股权”。但这个计策是拙劣的,因为股权太过分散,得到不少人的诟病;

  于是捷克的前总理瓦茨拉夫·克劳斯(VaclavKlaus)倡导百姓自主进行基金投资。

  在这个关键的剧变时刻,刚毕业5年的凯尔纳抓住机会,成立了一家基金,并通过国家的利好政策,跨国收购了一大批欧洲保险公司的股份,最终发展成为PPF集团。

  从此走上了发家之路。

  虽然拥有千万员工,身家千亿,凯尔纳私下里却极少在媒体上露面;他曾表示“不希望被媒体谈论”;

  他和妻子孩子生活在乡下,每天亲自接送四个孩子;

  不爱讲话,爱安静,遇到公共场合,喜欢让同事代替自己发言;

  他热爱公益事业,和妻子一起成立了“开放学校”奖学金项目,支持足球俱乐部,赞助捷克的图书馆智库,喜欢收藏大师的名画。

  2019年,他还对新冠疫情发表感慨:“对于我这种喜欢创造和行动力的人来说,遇到新冠隔离真是巨大的不幸啊。”

  这位金融界——或者更准确地说——全领域的全息天才陨落了,留给自己企业一大滩悬而未决的交易,更多的股权收购,只能暂时停止。

  捷克PPF公司和中国捷信公司日前已表示,公司不会因此停运,业务会正常运行。

  谦虚了一辈子的凯尔纳,去世后无法再“保持谦虚”;

  世界正在发掘他的经历,冠以他更大的王冠,跨越了捷克的国界,超出了金钱能够划出的范围。

  然而画风突变……

  这时候,捷信客户关注的焦点却是:“企业实际控制人死了,那我欠的钱是不是不用还了?”

  小编想:其实,还是得还的……吧?

  还有人认为他没死,是故意玩失踪,也是没谁……

  凯尔纳的一生颇为传奇;

  他为这个世界做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

  然而,他走后,他的亿万帝国是否能稳住脚步,过渡到新的控制人手里,保持住昔日的风光和时机?

  一个英雄的终曲,是否会是下一个英雄的诞生时?

  希望凯尔纳一路走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