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都是山寨文化,小米开始造车,OPPO和vivo会不会下水

2021-04-09 20:47:02

赚钱

本文系深潜atom第204篇原创作品

如果说,2021年,有什么比这一年开春的天气还反复无常的,纵观互联网圈,可能就是小米造车了。媒体言之凿凿的说小米要造车,小米高管义愤填膺的回应说这是扯淡。一个来回还能承受,但小米愣是来回折腾了至少三个来回。小米造车的消息,仿佛一定要在各种摇摆和躲闪后,由雷军来捅破和定调一样。

小米能不能造车,能不能造好车,造什么价位的车,各种评论已经很多了。大抵媒体都倾向于小米延续性价比的打法,继续造便宜的车。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为什么手机企业造车,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以及还有比小米更适合造车的手机厂商吗?

01

手机厂商的优势,

以及OV会是潜在的黑马吗?

相比手机厂商造车,新势力造车的原有版图中,操盘手基本都是从互联网领域,直接跨越到新能源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简单说,就是基本很少有硬件背景来做托底。之前苹果甫一公布要做汽车的消息,市场和媒体立刻对苹果汽车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和热情,这就是大家对苹果过往软硬件能力的信心,以及将这种能力平移到汽车上的信心。

回到小米本身,小米的核心逻辑是性价比,底层逻辑是山寨文化的殿堂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小米一直在做生态,把版图在横向上铺的越来越广,但是在纵向的高端化上却突破的很缓慢的原因。因为向上的突破,需要的边际成本和技术成本都会增加,这样一来,就兼顾不了性价比这个基本的属性和优势。

△小米生态圈产品

所以,那种关于手机厂商的软硬件经验是否能顺滑的平移到新造车上的假设,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平移本身也是有成本和门槛的。

相比较而言,OV似乎是更接地气的企业,也更代表着最彻底的华强北组合,OV的产品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如果小米是山寨文化的殿堂化,OV就是把山寨推向极致的代表。潜望摄像头,卷帘屏手机,这些都是OV系的杰作和创新。在经营策略上,OPPO是成功假扮成一个韩国企业的成功的案例,很早就觉知和理解颜值对于用户的意义。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OPPO位居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小米排第五,vivo第六。IDC的数据显示,三星2019年出货量为3.173亿部,苹果为2.158亿部,华为1.531亿部,它们排在前三。OPPO排第4,出货量为1.118亿部,小米出货量为9240万部。IDC只排了前五名,vivo去年其实卖出了9100多万部,与小米十分接近。如果按销售额和净利润,OPPO与vivo可能领先小米,因为,这两家东莞厂商的中高端手机份额占比更高,拥有足够的利润。小米手机出货量依赖红米,销量主要来自千元机,OPPO与vivo在3000元市场有着庞大的出货量。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苹果每卖出一部手机,利润为151美元,三星为31美元,华为15美元,OPPO与vivo分别为14美元、13美元。但是,小米每卖出1部手机,利润仅为2美元。就此来看,小米与其他手机企业在利润上差距巨大。

△各品牌手机利润

这个数据和排名,是把OV拆开计算的结果。叠加起来,如果再算上一加,整个OV的实力,并不比小米差。在这种逻辑和对比下,OV毫无疑问比小米在造车上更有竞争力。最重要的是OV没有低端产品和超低利润的负担。

02

雷军和段永平,

谁离乔布斯更近?

乔布斯对手机的变革在于,他彻底改变了手机的交互,拓展了手机功能的边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乔布斯重新定义和发明了手机。并以此改变了和手机相关的整个生态和业务格局,比如游戏、内容生产和出版,让手机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人体的某种器官的延伸,并以此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那么,汽车行业真正的改变,也一定会围绕用户和汽车的交互方式和功能边界的拓展进行。所以马斯克要强推自动驾驶,把辅助驾驶这个以往不被重视的功能做大做强,并且要改变能源供给的方式。但到目前为止,新能源和自动驾驶依旧纠缠在一起,并没有带来整个行业根本性的变化。换句话说,从马车进化到汽车,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更容易造就一个新物种;那么从燃油车进化到新的汽车形态,要怎么做呢?除了能源供应和交互方式,汽车该怎么创造像iPhone一样的想象力和空间呢?

△特斯拉自动驾驶

段永平的故事已经被说的很多了。N年前就靠抄底网易赚了一大笔钱,还愿意出来继续做实业。然后又在选人用人以及设计企业战略方面,堪称翘楚。虽然雷军一直在努力的向着“雷布斯”的人设迈进,但两个人一比较,就高下立判。就好比一个是“真正的学霸”,而一个是“小镇做题家”。在做题这件事上,小镇做题家可以吃力的跟上学霸,但一到了真正的科研,就高下立判,因为没有天分和后劲。所以,要成就不一样的具有开创性的事情,要靠“真正的学霸”;而要在已经成熟的格局中挤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要靠“小镇做题家”的气质和禀赋。

之前,雷军虽然没有造车,但却投资了小鹏和蔚来。这种心态非常符合一个成功者“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的心态,自己做可能就要承担对应的结果和评价,那好,直接投钱,做成了就享受看着准的名声和实际的收益;做不好,也跟自己关系不大。即便自己要做,别人也可以先趟雷,并顺带享受已经成熟的体系和环境,这本质上还是对成本和稳妥的把握和考量。

△雷军和马斯克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车已经成为科技竞赛的重要一环,已经上升到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战略高度。在这种背景下入局,可能又是另一番况味吧。但比起雷军和小米造车,我们也关心段永平和“步步高系”什么时候进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