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成都一法官5年审结案件1.35万件,日均办10件被质疑,本人回应

2021-04-19 16:43:03

赚钱

近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刊文《五年审结1.35万件案件的“超级锋”》。文中讲述了该院法官赵锋连续5年承办房地产集团诉讼案件,审结案件13500余件,“朝七晚八”平均每天超时工作5小时,几乎全年无休,所办案件无一信访投诉,无一起错案的先进典型事迹。

不过,该则推文却在之后引发舆论质疑。网友称,“按此宣传,该法官年办案2700件,即使全年不休息,也要每天办7至8案,这现实吗?”“一年250个工作日,5年共计1250个工作日,平均每天10.8个案子,无法完成。”并称,办案数据被故意拔高,系“人造典型”。

对此,法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红星新闻记者,“我们宣传出去的都是真实的,(我们)有底气,办案数据太大,大家觉得不真实,但确实没有掺水分。”赵锋本人及其所在法庭的多名受访者也向记者回应了质疑。

赵锋法官

「一篇推文」

法院宣传先进法官:5年审结1.35万件案件

“五年审结1.35万件案件的‘超级锋’。赵锋五年如一日地坚持‘早七晚八’,平均每天超时工作五个小时。”

4月8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发布推文《五年审结1.35万件案件的“超级锋”》。

“超级锋”名为赵锋,于2008年遴选至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文中称赵锋法官于2017年开始专门负责承办房地产集团诉讼案件,5年来“审结案件13500余件,无一信访投诉,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荣获嘉奖三次……”

文章同时称,赵锋所承办的集团诉讼案件“没有一起错案,没有被上级法院再审改判,更没有信访缠访”。由于房地产集团诉讼数量大、任务重且办案人手少,为了确保案件办得又好又快,赵锋“五年如一日地坚持‘早七晚八’,平均每天超时工作五个小时,在节假日也经常加班加点,几乎全年无休”。

“近五年来,赵锋同志每年结案率都在96%以上,其中2020年结案率高达99.96%。”推文称。

法院官方微信推文

文章还提到,2020年时,赵锋妻子曾因病住院,其在“加班加点完成手中工作交接后,才向单位请假”,在妻子治愈出院后,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更加拼命地追赶进度,超额完成全年办案目标任务”。

妻子也在推文中说:“他这个人只知道工作,连照顾我的时候都还在念叨他的那些案件。医院和单位两边操心,一天天连按时吃饭休息都要我这个病人来督促,人都瘦了一大圈,也不知道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目前,该文在成都中院官方微信的阅读量已过万,评论中,不少人对赵锋的事迹给予了点赞。

「网友热评」

有好评,也有人质疑“日均办案超10件”不现实

“5年1250个工作日,平均每天10.8个案子,无法完成。法官被过度神话,系‘人造典型’。”

成都中院的该则推文在此后受到了部分自媒体的关注和转发,其中有好评,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最大的质疑在于办案数据。有网友称,“按此宣传,该法官年办案2700件,即使全年不休息,也要每天办7至8案,这现实吗?”“一年250个工作日,5年共计1250个工作日,平均每天10.8个案子,无法完成。”

更有声音质疑,办案数据被故意拔高,法官被过度神话,系“人造典型”,“这种人造的特例,不值得宣传推广”,而即便数量是真的,质量真正跟得上吗?

一名网友则指出,一个完整的办案流程有众多程序,如果没有法官助理、书记员,甚至将部分环节外包的情况下,一个人一天也干不完,更别说五年来一以贯之了。并称“在宣传上应把握好尺度”,法官是人而不是神。“法官的付出和辛苦我们能理解,但不要这样宣传。”

也有评论提到,赵法官办理的是集团诉讼案件,“大部分都是涉众案件,原告有很多,分别起诉,这就是一万多个案子,但如果很多案件的诉讼是同一种类,被告也是相同的,则可以合并审理,因此并不需要开一万多个庭。”

文章引发舆论质疑

「法院回应」

数据没掺水分 也并非鼓励加班加点

“起诉者常常成批起诉,被告是同一房产商,具有同质化的特点,可以合并审理。法院运行机制也为办案提供了保障”

舆论的质疑声引起了法院的关注。4月13日,一名负责法院宣传的负责人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做这次宣传时可能确有考虑不周,没有详细挖掘清楚为什么能完成那么多的案件办理,“办案数据太大,大家觉得不真实,但确实没有掺水分。”同时表示,赵法官所办理的案件有着特殊性,其个人和家庭也有一定特殊性,而这次宣传也并非鼓励其他法官加班加点只顾工作。

4月14日,赵锋法官所在的成都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一名副庭长介绍,赵锋法官是专门负责承办房地产集团诉讼案件的法官,而房地产类案件有其特殊性:所涉的诉讼以逾期交房或逾期未办理房产证等情况最为常见,起诉者常常成批起诉,而这些案件案情相似,被告也常常是同一房产商,具有同质化的特点,可以合并审理,一次开庭,“一天可以同时开几十甚至上百个案子”。这样既可以节约司法资源也能节约当事人的时间,由一名专人负责,也能统一裁判尺度。

在后续文书的书写上,由于案件具有同质化特点,案情大同小异,合并审理后,法官只需对不同部分进行梳理,可通过表格式文书呈现不同原告的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裁判结果等,一批案件一份文书即可,而无需再针对每一个原告出具文书。

红星新闻记者查看了赵锋审理判决的一起房地产纠纷案件的裁判文书,该案中,26名原告分别对同一房产商逾期交房提起了诉讼,案件被合并开庭审理,正文则主要呈现共同性部分,对差异性的内容则通过附表进行呈现。

该副庭长同时表示,除了案件本身的特殊性外,法院本身的运行机制也为法官的办案提供了保障。其介绍,法院成立了办案服务保障中心,可将大量的繁琐事务从审判事务中抽离出来,法官只需做好审判业务即可,对于开庭排期、庭前文书制作、庭审记录、开庭前后的送达、卷宗的整理、归档、移送及文书公开等事务都会有保障服务中心的一些小微组织进行处理。同时,赵法官配备有专门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可对其裁判工作提供大量的协助。

另一名副庭长则补充道,赵法官自身也非常努力,由于其与爱人在不同城市上班,他将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每天早上都是最早到单位的,到了单位才洗漱,然后开始工作,离开时也是算较晚的一个。”

赵锋法官在案卷室

「法官说法」

有案件特殊性、法院机制保障和团队协作因素

“我们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面对这个职业的压力。目前在机制保障的情况下,还能够把这些案件做下来。”

“法院像一个大工厂,我只是其中一环。”赵锋本人并没将舆论质疑太放心上,其表示,在法院的机制保障下,换一个法官也能将案子办下来,5年办结1.35万件案子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有案件的特殊性,有法院的机制保障,也有团队的协作和时间精力的保障,以及关于房地产案件成熟的审判指南做指导,和自己对于裁判文书的一些新尝试。”

赵锋表示,目前案多人少是全国法院都面临的实际问题,面对大量的案件压力,自己确实也有过无奈,但“工作的问题,不由自己愿不愿意。我们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面对这个职业的压力。”而好的一方面是,“目前在机制保障的情况下,还能够把这些案件做下来。案子虽然多,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适合的人,做事利落、心细。在家庭上也还是能够兼顾。”

4月14日,红星新闻记者在法院探访时,多位法院工作人员对赵锋的办案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给予了好评,而其“超级锋”的称谓也被人熟知。由于其办理案件数量众多,法院还专门为其开辟了一件案卷室。

法院为赵锋法官开设的专门的案卷室

记者在案卷室看到,近1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着多个铁皮架,而目前一半空间已经被案卷填满,“这还不是最多的时候,下半年的时候基本上会全部堆满。”

而在一个购物车的推车上,放着一摞数十本案卷,助理介绍,这些都是当天下午开庭所涉的案子,在案卷最上方的一张A4纸上,记者留意到,共有数十名原告对同一开发商提起了诉讼。

“5年1.35万件案子,可能是一两百批次,而各一批次都可能是二三十件,甚至有一两百件的。而很多网友认为案件都是一件开一个庭,但在案子基本都是同一类型的同质化案件,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是可以合并审理的。”民事审判第三庭一名副庭长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