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48%的美国人支持反华,和平发展无望?中国下一步该如何进退

2021-04-21 16:05:02

赚钱

  4月15至18日,日本首相赴美国进行战略对话,会谈内容以应对中国方针为主,包含中国台湾、新疆香港等所谓中国人权问题的探讨。两国首脑会晤,这个时候不聊聊日本核废水还把矛头直指中国?不过大家也知道美日狼狈为奸的行径也是屡见不鲜了。

  从17年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一差再差。拜登在上台前宣称将撤销对中国的关税制裁,然而至今也没有消息。美国的反华力度不轻反而更重,现在又拉上日本小弟对中国颐指气使。事实上,早在2017年,前白宫首席战略顾问班农就宣称,在今后的5到10年内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而今年正是第五个年头,这一“战”似乎就在眼前。

  

  

  所以我们还能和平多久?中美关系缘何走到今天这个局面?美国为了打压我们又用了何种手段?中美博弈会有怎样的结局?

  我们先从最浅层的打压手段看起。美国对我们的打压可谓时间久,范围广,由点到面,全方位。

  首先经济上,美国大搞贸易战,摆出一副拒绝和中国做生意的姿态。18年7月,美国对来自中国的价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征加关税。19年8月,再次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贵了四分之一,等于直接断绝了这部分中国商品的美国市场。然而吃亏大的似乎并不是中国,这一做法不仅没有降低美国的贸易赤字,反而是损害了美国消费者自身的利益,也造成了大量外贸员工的失业。专家预测如果关税政策一直维持,到2025年内美国每年都将损失近1900亿美元的产出。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是美国还是选择了互相伤害。

  政治上,美国开始加大联盟作战,在亚洲以“印太战略”的口号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三面对中国实行监视和牵制。同时挑起中国周边摩擦,例如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等。让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闹翻,自己便坐收渔翁之利。或者命令小弟们时不时来些纷争。

  

  

  尤其这个日本新首相菅义伟上台后,表示了强烈的亲美倾向,在多年温和的中日环境下挑起对抗氛围,多次在台湾、钓鱼岛问题上喊话中国。从今年3.16/3.17美日会晤后,更是嚣张。自己往太平洋倾倒核废水,还让中国对气候问题负责。美方又或是直接插手中国内政,在国际上打着人权、人道主义的口号支持台湾独立,西藏独立等。近期的新疆棉问题上也是如此,大做文章,渲染民族不平等氛围,意图让中国自乱阵脚,内部产生分裂。

  技术上美国对华也是封锁状态,限制技术对华出口。就去年5G一事,不仅自己不用,还以中国5G存在风险的名义号召全球一起排斥中国5G,打压中国技术的发展。

  最后还有思想文化上的渗透。这是比经济、军事都更不易察觉但又更有用的“文化殖民”。宣扬自己的文化传统,让世界人都浸透在自己的“自由民主”之中,在自己定义的框架之下成为话语中心。回想前些年我们在思想文化上被侵染得很厉害,崇洋媚外之风四起,开始轻视自己的民族节日,大兴国外的“洋节”,鄙视国货,媚崇进口等等。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这一现象大有好转,我们看到了敌人的圈套。毕竟一个建国两百多年的,来教我们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什么叫文化什么叫思想,未免太不自量力了一点。美国作为一个重组型国家,有拉丁裔、亚裔、非洲裔等等多民族人,文化上本就是分散的,没有核心的精神追求,只能追求利益上的东西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利益至上、唯我独尊的单边主义强盗。

  说完美国的手段,我们再来看看中美关系的发展,为何近年来中美关系没有任何缓和的现象,反而越来越差呢?

  

  

  首先被大家广泛了解的近代中美关系起源还要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说起。那个时候中国GDP总量只和美国一个中等规模州差不多,威胁感一词和中国没半点关系。反而拉拢中国不仅可以扩展美国商品海外市场,还可以加速中苏同盟的解体,美国在亚太地区多一个伙伴就等于让苏联多一个对手,所以中美多方面合作都顺利进行,一直延续友好外交关系到20世纪末。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是中美关系的第一次转折。西方国家自身难保,而此时中国不仅没有难堪,GDP还在这个时候超过了日本,跃升世界第二。中国从一群坐着的国家中突然站了起来,被世界看到了。美国也看到了中国经济市场的无限潜力,那时的中美相较于威胁感还是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

  直到2013年,中国“一带一路”、永兴岛扩建等多项发展政策出台,中国从站起来,到走上舞台,开始演讲,希望聚光灯打在中国的身上,而不是一直作为一名观众。实力逐渐强大的中国开始打造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这时的美国开始明显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调整了对华战略。合作和牵制并行。

  而然对华的牵制似乎并没有用,我们崛起的速度相当之快,在综合国力上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且我们开始有了新的目标,新的理想,提出了更多的规划打算。美国越来越慌,眼看着中国就这么赶上来到了最大对手的位置,这时的对华政策便从牵制变成了打压。大家感受比较明显的还是17年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敌意满满,打压也变得毫不遮掩。

  

  

  除了看得见的国家实力让美国感到害怕,还有两点比较隐蔽的,中美关系一直得不到缓和的原因。即价值观的差距和对双方的认知误差。

  中西价值观的差距不必多说。和我们尊崇和平、仁爱的思想不同,他们是没有思想的,只有利益两个字。中美对双方的认知上的错位也是中美关系越来越差的原因之一。即美国对中国强大的过分害怕和中国对自己发展的盲目自信。

  今年3.18/3.19中美高层战略会晤上,美国是极具试探性地展开这次会议。先声夺人摆出强硬态势,试探中国会不会服软。毕竟在国际外交上,面对强硬美国而不害怕的国家不多,万一他们凶一凶就可以威慑住中国呢?于是他们极力的表演,试探中国的底线。有句话是“越害怕嗓门就越高”,美国就是这样。

  而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呢?就是出于美国对中国的不了解。美国一味地害怕中国的崛起,却对中国毫无所知。只想要遏制住中国结果,却没有合适的战略。因为美国高层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了解真正了解中国的,就从这一点看,他们有谁会说中文吗?没有。而我们的领导人,人人都会说英语。美国每年来华留学人数两万左右,而中国每年去美国的都不低于二十万,去年新冠肺炎时期都有38万中国留学生赴美国留学。所以我们对他们社会情况是了解的,而他们对我们是无所知的,甚至还有美国民众还认为中国还是那个女人裹小脚男人留长辫的社会。在新疆棉花事件上,所谓“中国人在用奴隶生产棉花”一说就足以看出美国对中国有多么无知。

  

  

  美国政府也很好地利用了群众的对华无知来煽动民族敌视情绪,在必要的时候作为一种巩固统治的手段。比如去年疫情的时候,特朗普将自己治理疫情的无能转移到对华冲突上,转移群众视线,从而减少民众对一乱造的国内的关心。今年三月,根据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调查,竟然有高达48%的美国民众都支持美国对华实行全面遏制政策!接近一半人都支持反华,所以这招矛盾转移法还是很管用的。一切美国自身的制度问题、种族问题、领导人无能问题都转移为“中国害的”。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美国的自我逃避。

  然而我们不是美国想象中的我们。我们有底气,有自信,没有必要向任何人低声下气!这里要说到第二个矛盾问题,就是部分中国人的盲目自信。

  

  

  我们不否认我们现在非常强大,但是事实上我们到美国还是很有差距的。这点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不要鼓吹中国已经强到可以无视美国了。我们现在的关键任务还是踏踏实实搞发展。现在有差距不代表十年二十年后还有差距。这次的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手忙脚乱的情况下,只有我们独善其身,我们出色的表现更让我们坚定了我们的制度优越性和对未来我们的自信心。加快发展的脚步,只有更强的自己才有更多的话语权!

  最后我们再来展望一下未来。中美争霸无非四个结果。一是霸权国家取胜,新兴大国挑战失败。二是,新兴大国实现“复兴梦”,即我们胜利。比如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称霸西方。其实也不一定只有争夺,也有第三种结果,即两者联合,我们和美国并不是毫无合作可言的,事实上加大合作才是互惠互利的选择。比如我们曾在911事件中一起抗击恐怖主义,09年金融危机中中美协力领先合作,帮助全世界一起渡过难关,等等。

  

  

  可惜美国现在的领导人被恐惧沾满了内心,一心想着不能让中国超过,看不到中美合作。最后一种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贸易战也好政治战也好,并不是出手或还手的一方受伤,两方都会受到伤害。就像当年斯巴达与雅典开战,虽然斯巴达赢得了胜利,但最后两个国家都屈服于马其顿。因为两败俱伤之后就会有第三个强者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一二三四中最好的是三,可惜美方丝毫没有这个意愿。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二!因此眼下我们需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强大自己,发展国家!回想一百二十年前那个辛丑年,我们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一百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就可以站在同一个位置自信的和他们说:

  “你们不配这样和中国说话!”

  这都是我们祖祖辈辈的辛劳付出换回来的自尊与实力。展望下一个二十年、四十年,我们会站在什么平台和什么人对话,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吾辈当自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