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 16:21:45
如今已71岁的张艺谋,是当之无愧的时间管理大师。
按照创作时间,2018年到2020年,他不停地在拍电影——《一秒钟》《坚如磐石》《悬崖之上》,三年三部。
5个月前,《一秒钟》上映。今年五一档,张艺谋又带着谍战题材的《悬崖之上》和观众见面。
谍战题材不好拍,对剧本和导演的要求都不低。内地电影市场化这么些年,拿得出手的谍战片依旧凤毛麟角。
上一部能让人称赞一句“好看”的,可能还得追溯到2009年的《风声》。
张艺谋再次展现了他作为导演极强的掌控力。《悬崖之上》是好看的,口碑也不错,目前豆瓣7.8分。
如无意外,这就是整个五一档阵容能开出的最高分了。如果你想单纯看一部可看性高、娱乐性强的商业类型片,《悬崖之上》是不二之选。
好看的类型片
如何简单粗暴地定义“好看”?最起码的,讲一个好故事。
《悬崖之上》背景设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洲国时期,剧情围绕4个特工展开。他们曾在苏联受过特训,回东北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兵分两路。
但由于组织内部出现了叛徒,这次秘密行动和对接暗号被伪满洲的特务科知晓。
特务科利用对接暗号混入特工中,试图阻止计划。同时特工组织也有间谍潜伏在特务科,暗中帮助四位特工执行计划。
紧凑的节奏,角色之间剑拔弩张的对立关系,不断抛出的悬疑点,让简单的故事也变得惊心动魄起来。
两方势力,一方要在特务组织的眼皮子底下秘密活动,另一方要不动声色地破坏行动。特工是否能逃离特务布下的天罗地网?间谍又如何在自保的情况下帮助特工?
每一步行动都是险棋,都有关生死,就像片名所暗示的那样:做特工,就是在悬崖边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
与这种肃杀氛围相得益彰的是视觉风格。
形式感是张艺谋最擅长的部分,就像《影》的水墨一样,这次《悬崖之上》他选择了“雪”作为视觉母题。
电影取景在东北雪乡,从未停止的大雪,目之所及,一片白色。
在冰天雪地中,敌我之间的暗流涌动更让人背脊发凉,来自血液的红色也更显触目惊心。
很多谍战片都会拍成“手撕鬼子”,反派被塑造得非常的蠢笨,不仅严重失实,也会失去很多的戏剧张力。
《悬崖之上》难得之处在于,反派并没有走向脸谱化。他们可能坏,但是不蠢。
于和伟饰演的间谍一直在暗中帮助特工。某次监视行动中,余皑磊饰演的特务发现了于和伟在传递信息。
知道自己可能露馅儿的于和伟主动出击,一顿忽悠。余皑磊看似被忽悠瘸了,其实并没有信任他,而是有自己的筹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来我往棋高一着,正反双方有精彩的智力交锋。
出色的群像
《悬崖之上》是一出群像戏,着力呈现间谍世界的冰冷与残酷,以及战争年代的民族肖像。
无论是“特工”张译、朱亚文、秦海璐,还是“间谍”于和伟,亦或是“特务”倪大红、余皑磊,基本上每个演员的表演都撑起了人物。
最让人惊喜的是饰演周乙的于和伟。
张译饰演的张宪臣被捕之后,周乙接过了“乌特拉”行动,一边要保护自己的身份,一边还要代替张译继续执行任务。
周乙是一个冷静老练的间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即便同伴就自己面前死去,他也得面不改色。
比起以往外放的演法,这次于和伟走低调内敛风,不张扬,但情绪表达十分到位。
很多内心戏,他都会通过眼神、肢体细节传递给观众。比如结尾那场张宪臣被枪毙的戏,剧本里只有一句描述,但于和伟给周乙加了根烟。
“不让自己眼睁睁地看着战友死掉,让周乙有些事可做,通过肢体语言的细节传递情感。”
演员之间的对手戏也十分精彩。
倪大红饰演的特务科科长怀疑并软禁周乙,两人之间的试探,以及不动声色地博弈,紧张又惊险。
张宪臣受刑后主动放弃自己,在车上跟周乙交代后事,个体的牺牲与精神的传承让人动容。
这场诀别的戏,也成为了电影最扎心的场景之一。张译忆起当时:“我不敢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一想心就会揪着疼。”
在老戏骨们的反衬下,也有稍显拉胯的。新晋“谋女郎”刘浩存的表现不算很好。从头到尾,她都没有融入进那个肃杀的谍战世界中。
拉胯的台词功底,稚嫩的表演,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训练了七个月的特工,更像是穿越过来体验人生的现代女大学生。
不断尝试的国师
王朔说过一句话:“张艺谋大师原创力不够,但是匠心独具,巨匠,当得起。”略显刻薄但又一针见血。
张艺谋倒是没有任何包袱,也从未也把自己当大师。2019年平遥电影展的大师班上,他称自己现在是职业导演。
“一个职业导演大部分时间不是自编自导,那样节奏会慢。给我提供好剧本,我就可以拍。”
张艺谋在平遥
回溯张艺谋的作品不难发现,不像同为第五代的陈凯歌、田壮壮,他的作品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涉猎题材也很广泛,从伤痕文学到现实主义,从武侠到都市,啥都能拍。
张艺谋早在1998年的一次采访中就说过:“我是我们这一代导演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东南西北,我好像拍得比较杂,风格不太具体化。”
张艺谋导演的喜剧《有话好好说》
他也从不拘泥于商业和艺术的争论。《英雄》之前,张艺谋就已经尝试过商业片。
1989年,他拍了《代号美洲豹》,可惜不成功,当时评论界一片骂声,因为觉得是商业电影,不深刻,没有思想。
那个年代大家更青睐有深刻表达的电影,“娱乐这个词都没有的,所以电影还根本不可能娱乐”,张艺谋说。
新千年,内地电影开始市场化,《英雄》横空出世,张艺谋也投身到产业中。
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最大的作者性来自他对色彩的敏感。也正因为此,转型商业片之后,张艺谋很多电影都会被打上“形式大于内容”、“大型舞美表演”的标签,比如《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剧照
《英雄》之后,他自己也不断地摸索与适应。《金陵十三钗》、《影》,在对类型片的掌控上,张艺谋越来越得心应手。
《悬崖之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商业类型片了,不错的故事,恰到好处的风格。
当初内地电影市场化,第五代导演集体面临转型。二十年过去,陈凯歌在综艺上和郭敬明惺惺相惜,田壮壮变身父亲专业户,黄建新扎根主旋律,李少红扑了一部又一部。
的确,大家的创作力都不如巅峰时期了。但似乎只有张艺谋,还在继续尝试不同的题材,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欲望。
比《悬崖之上》更早拍完的《坚如磐石》是警匪片,霓虹灯与赛博朋克,很都市,很现代。
看完预告片,有群众表示:“以为是曹保平+刁亦男拍的。”
《坚如磐石》剧照
另一部聚焦抗美援朝时期的《狙击手》也已经杀青,讲述冷枪冷炮下的神枪手,和《悬崖之上》一样是冬天的故事。
张艺谋在《狙击手》拍摄现场
去年12月,张艺谋被曝出正在准备拍电视剧,剧本已在创作中,改编自获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主角》。
他也不是没有扑过,《三枪拍案惊奇》《长城》都是血泪教训。但老谋子没有包袱,扑了就扑了,扑了还继续拍,还可以拍得更好。
“我不太爱惜自己,也不装大师。今天我还是不断地像年轻人一样,希望我下一部电影更好,希望有不断的变化和进步,我也很愿意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跟不同的团队合作。”
有人说这次国师就是完成一个行活儿,没意思。
但在同行的衬托下,一个71岁的老导演,把行活儿完成好,就领跑整个大档期了。各位后来者,先学学怎么拍行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