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3 20:29:01
众所周知,五月是个全世界投资者都不怎么待见的月份。
华尔街流传着:“Sell in May and Go away ”的谚语。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在中国人民还在欢度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耶伦喊话“加息”,美股已经跪了。
今天的A股和港股行情也让投资者震惊,创业板一度大跌4%,疫苗股深蹲,通胀行情下黑色系猛涨,“穷五月”真的来了吗?要清仓吗?
耶伦讲话吓坏了市场?美国加息到底多可怕?
消息面上,在过去的中国五一假期,美国财长耶伦有关加息的言论震动了市场。
美国财长耶伦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被问及拜登一系列政策是否会引发物价上涨压力时表示,可能需要适度加息,以防美国经济因政府支出水平提高而过热。预计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低利率环境,但仍需确保赤字处于“可控”水平。其中并未提及加息时点。
而此言论也成为引发市场盘中恐慌的导火索。
耶伦:“或许利率必须有所上升,以确保我们的经济不会过热。”
美国加息为何如此可怕?
加息以及缩表是美联储最致命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美国紧缩货币政策的一环。
历史上看,美国的加息以及缩表往往是全球性或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比如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世纪初的次贷危机,不少的国家或陷入破产,或经济衰退,影响深远。
五一节后的黑色系行情猛烈,通胀行情要来?巴菲特发出预警
五一节后开盘大面积品种高开,并且高位站住,黑色系强势无比,资金强烈看好黑色系的多头行情。诸多品种价格创历史新高;黑色系多数上涨,焦煤、动力煤逼近涨停。
通胀行情卷土重来?
即使耶伦紧急澄清,美联储多位官员也发声,部分关于美国通胀的指标还是创下了多年新高。
当地时间周二,彭博大宗商品现货指数攀升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创10年新高。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5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一举突破2.7%,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创13年新高;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周三也涨至多年来高点。
而在刚过去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在新冠疫情复苏期间,他们看到了价格压力上升的迹象,这证实了许多市场参与者对通胀压力增加的担忧。他说:我们看到了严重的通胀。我们在涨价,别人也在涨价。
我们做了很多房地产业务,成本一直在涨,涨,涨。钢铁的成本每天都在上涨。
整个全球供应链都在涨
却不难看出人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在全球疫情爆发伊始,基于大规模经济衰退的预测,制造商们普遍削减了产量。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消费者们仍在继续支出,需求保持大体不变,甚至某些商品的需求更为强劲了。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财政刺激措施。这虽然是好事,但生产商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供需因此进一步失衡,物资短缺的抱怨此起彼伏。
更为糟糕的是,物流问题加剧了商品的短缺风险。航运业没有足够的集装箱,导致运费和成本持续飙升。
供应链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商品交付的延迟时间创下了数十年之最。而一个领域的发货延迟往往会如多米诺骨牌般演变为一系列的生产延误,供给中断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甚至,一些制造商为了减少未来发货的不确定性,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囤积了大量库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库存短缺。
最终,整个工业供应链都面临着通胀压力。
对于A股后市机构这样看
中信证券明明:短期无需担忧“滞胀”,未来滞胀风险也相对可控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在研报中称,一季度经济数据呈现“类滞胀”特征,但短期内不必担心类滞胀的风险:首先,短期经济增长的动能仍在,不存在“滞”;其次,通胀尚未传导至核心CPI,并非全面意义上的“胀”。
长期来看,滞胀风险相对可控,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对于经济和政策力度的把握越来越好,事实也证明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未必导致通胀失控。
另一方面,国内宏观政策一贯秉持稳健均衡的思路,“碳中和”政策导致滞胀的风险非常有限。
但是,未来会不会出现类滞胀情形还要取决于疫情的变化,若局部疫情扩散超预期,供给端压力仍然不减,也不能排除局部国家滞胀和全球类滞胀出现的可能性。
招商证券:A股难以形成趋势性行情
进入2021年5月,外部因素仍然是影响A股的关键变量,需提防美国通胀持续升温,非农就业超预期,疫苗接种完成度提升形成群体免疫后,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预期升温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冲击。
中国企业盈利在外需持续改善和前期政策滞后效应之下,二季度超预期概率较大。
在外部不确定性升温,但盈利持续改善背景下,A股难以形成趋势性行情。
国盛证券:建议沿着三条主线挖掘机构性机会
尽管近期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回落,但流动性的预期也变得更加温和。整体来看,指数不存在明显的风险,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并且,随着流动性的担忧进一步释放,打破箱体的力量也正在积蓄。
建议沿着三条主线挖掘机构性机会:
1、一季报业绩增速高增,同时后续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的新能源、半导体、化工、休闲服务等板块。
2、在次新股、尤其创业板、科创板中,寻找长期赛道优秀、短期估值回到相对合理区间、且此前机构研究覆盖不充分的优质标的。
3、碳中和相关的有色、钢铁、煤炭等板块。
俗话说,“通胀无牛市”。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长达10年的超级通胀期,当时也是美国股市最糟糕的十年。
巴菲特过去半世纪的收益率里,表现最糟糕的就是1974年,是创下了单年腰斩的记录,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巴菲特都没有1974年亏得多。
(文章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