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看到陶虹周迅马伊琍们怼人有多绝,我才知道杨笠还是太年轻了

2021-05-20 08:48:02

阁富365网

  这是她姐姐最近看过的最爽的一个热搜,阅读6.5亿,讨论破10万。

  缘起是陶虹很多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句大实话:

  “亚洲就喜欢少女文化。少女文化盛行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只能说明男性的不成熟和幼稚。”

  这话可以说一语道破真相,可不比杨笠的「普信男」还要稳准狠。

  于是微博冲了一波热搜,名为#女演员发言可以有多绝#。每天翻翻这条热搜,堪比读爽文,专治不开心。

  顿时她姐理解了整天混迹姐圈姨圈的饭圈女孩,只想跟她们一起喊:姐姐怼人的样子太A了,谁看了不叫一声老公。

  

  讲道理,这个社会对女演员尤其苛刻:

  要颜值在线,但要美而不骚;要身材能打,但不能性感媚男;要保持幼态,又要优雅老去;要业务能力,还要相夫教子……

  因为这种既要有还要有的社会毒打,会让人以为女明星们必须个个都活成谨小慎微的端水大师。

  哪里知道这些女演员们,反倒成为人间清醒绝子。

  她们的发言都透着这么几个字——老娘活明白了!

  

  去他的「年龄焦虑」

  社会对于女性「白幼瘦」的过时审美,估计一时半会还转不过弯来。

  整个世界都在教女人保持少女感,但这帮女演员们早已受够了拉皮抗皱打肉毒的「假装少女」。

  刚拿到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员咏梅,曾经对百万P图师的精修图表示不理解。

  

  于是她在领金鸡奖杯时,发表了那段经典的「不修图」宣言:

  “我的图能不能尽量不修。如果非修的话,能不能别把我的皱纹都修平了,那可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我已经跟皱纹和解了。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

  黄奕曾公开表示不理解「美人迟暮」这种词的存在:

  “其实这些词本身就建立在不平等的状态。那我还没说你头发秃得比镜子还亮呢。”

  曾经对美人迟暮最大的褒奖,莫过于这一句:优雅地老去。

  而「优雅地老去」又何尝不是新一轮绑架。

  刘晓庆第一个表示不服:“我为什么要满足大家的要求,要优雅地老去呢?”

  看看刘晓庆可劲儿造作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

  “问女人莫问年龄”,是对女性的最大误解。

  许知远在《十三邀》里反复问过陈冲“岁月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想挖点女性在焦虑中浮沉与挣扎的故事。

  陈冲非常不以为然:“岁月就意味着岁月,岁月还能意味着什么?”

  “岁月其实是可以炫耀的东西,我经历与战胜了那么多痛楚,那么多身体上、头脑里的疾病,这是一个多么可吹嘘的事情,这不正跟你吹着嘛。”

  许知远又用同样的话问过俞飞鸿,他觉得她20岁的时候太美了,但俞飞鸿并不喜欢20岁的自己:

  “我一点都不想回到二十岁,那时候我没办法在精神世界里做主。我比较喜欢自己三十多岁之后这个状态,慢慢知道自己是做自己的主人。”

  

  

  去年他的「催婚催育」

  还是许知远和俞飞鸿的对话,谈到了男性、年龄、催婚催育的问题,再次被她毫不留情的怼了回去,这姐真的酷。

  同样的状况还发生在《锵锵三人行》,窦文涛和冯唐不理解俞飞鸿如此貌美,“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单身到现在呢?”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单身或者婚姻,并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

  “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也不是不婚主义者,只是我并没有着急去做选择。也不是到什么年龄就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婚姻。”

  同样的诘问也撞在了郝蕾的枪口上,要知道这位姐姐也是看透了婚姻和人性的明白人。

  “很多人问我想找什么样的人,我说我不想找。”

  “我希望还是灵魂上有交流的伴侣。如果没有的话,一个人也无所谓。婚姻,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跟陶虹所讲述的「少女文化反思」相呼应,马伊琍也分析过「剩女背后的社会逻辑」:

  “现在女性进步的脚步真的比男性要快得多大得多。”

  “女性太优秀了,女性不停地自我审视,与此同时这样进步的男性太少了。所以看上去女孩嫁不出去的感觉。”

  

  还有杨丽萍吃火锅的视频底下,高赞评论充满惋惜:“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所谓活出了自己都是懵人的。”

  

  杨丽萍回应道:

  “人会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谁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轻的,你的气息是美好的。望我们都能自在,如我。”

  这「如我」两字云淡风轻,尽显女王一般的度量和胸襟。

  马伊琍在看了破卵的女性作品后,感叹道:

  “卵子的最终使命不是成为受精卵,它就可以只是一颗卵子而已。”

  “这么多年我们明白,女性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不是为了成为母亲,我们是为了成为自己。”

  被催生的秦岚也霸气回怼过:“我的子宫使不使用,关你什么事呢?”

  

  去他的「雌性竞争」

  最近有个网络热词叫「雌竞」。

  这股妖风刮过来,女孩但凡化妆打扮,都被称为是雌精。你要是身材好点,性感一点,那不仅雌竞,已经是妥妥的媚男了。

  熟悉吗?女孩曾无数次将枪口对准过其他女性。

  以前叫“骚、婊子、不守妇道”,后来有空口鉴鸡,现在又是雌竞。

  

  这种思维模式,首先默认了女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夺取男性施舍的资源,如果你化妆只为自己开心,那么就是「被男性社会操控而不自知」。

  但事实上,女人们哪有那么多功夫耗在取悦男性上。

  李静说刘亦菲有一双最讨男孩喜欢的眼睛,特纯特别空。刘亦菲撇撇嘴:“我管他喜欢什么。”

  传为恋爱脑的周迅被问到你怎么理解男人。她的回答干脆利落:“不理解!”

  

  天后蕾哈娜穿着盛装出席活动,记者无脑提问:“您穿这么好看是想找什么样的艳遇?”

  蕾哈娜白眼道:“首先,老娘没想找男人。”

  

  同样的问题,记者也问过泰勒·斯威夫特,那是格莱美的现场:“你今晚不仅仅带着奖杯回家,还会带很多男人回去吧?”

  因交男朋友被荡妇羞辱很多年的泰勒,保持微笑而不失礼貌:

  “我今晚不会带任何男人回家,我打算跟我的姐妹们一起玩耍。男人能带给我的,只有麻烦。”

  总是鉴定别人在搞「雌竞」,本质上是见不得女性可以拥有美丽、性感、性魅力等诸多美好品质。

  谭卓在《我不是药神》里扮演脱衣舞娘,尽显性感引发争议。她没有立马割席,与片中角色划清界限,反而盛赞性感的女性很迷人:

  “尽情去练那个舞蹈,在服装上主动要求少穿点穿更露,因为她的环境和职业设定。我要尽可能把她做到最性感,不惜一切代价。”

  “性感是女生身上特别迷人的一部分,我很愿意展示它。”

  《哈利波特》里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曾在联合国妇女联合署任亲善大使。

  但她又因给《名利场》拍的照片而受到攻击:作为一个高调的女权主义者,怎么随随便便就露胸。

  艾玛公开回应说:“我真的不明白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跟我有胸有什么关系?”

  “女性主义旨在给女孩们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选择,而不是棍打其他女性的工具。”

  同样的状况,热依扎也经历过,她大胸穿吊带被网暴,被问到心境是否受到影响:

  “不会受影响,我觉得他们有些人的智力还没有开化。”

  麦当娜曾在57届格莱美奖上,穿渔网袜丁字裤露臀装。这当然成为很多人口中“性意味十足、谄媚男性的狐狸精标配”。

  2016年,麦当娜拿下billboard榜的年度女性奖,她发表一长段很有力量的演讲:

  “等一下,普林斯(Prince)不是也整天穿渔网袜高跟鞋涂着口红光着屁股到处跑吗?是的,他是,但他同时也是个男性。”

  “如果说身为女权主义者就是不能拥有性吸引力,就是抵触真实的自己。”

  “于是我说,去他的,我是另一种女权主义者,我是一个坏女权主义者!”

  

  去他的「双重标准」

  大家还记得有种专门拍摄女星的摄影机角度吗?

  就是非常低的视角仰拍女明星,似乎想从她们的裙底发现些什么。

  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曾在奥斯卡红毯上怒怼过摄影师:

  “你会用这个角度拍男的吗?你是指望从下面拍到什么吗?这么让你着迷?”

  同样的话,阿朵也说过:

  “他们的机位很低,就是想拍裙底。这挺不尊重女性,不尊重女艺人的。我当时就说下次再让我碰到,我就踢翻你的相机。”

  初代复仇者联盟中唯一的女英雄黑寡妇,扮演者斯嘉丽·约翰逊,她是为数不多的拿到跟男星同等报酬的好莱坞女星(同工同酬已经倡导了这么多年)。

  她对高薪酬的回应是:“没错,而且本就应该如此。”

  即便寡姐的地位已经如此之高,在漫威宣传之旅上,她还是受尽了区别对待。

  别的超级英雄拿到的问题都既有趣又深刻,问到寡姐就变成了“你是怎么保持身材的”。

  “谈谈电影的时尚元素。”

  “你的角色是复联中最性感的。”

  “穿这么紧身的套装,你能穿内衣吗?”

  每一次,寡姐都犀利指出并无情嘲笑了一番。

  被夸奖到她获得了全年龄段男性的喜爱时,寡姐更是表明态度:

  “我很高兴得到了男性的认可,但事实上,我们真的是演给女孩子们看的。当女观众说喜欢我的电影,我会感到更幸福。”

  

  这样的冒犯性提问,安妮·海瑟薇也经历过,因为她扮演过某一任猫女。

  男记者直接问她减肥秘籍,海瑟薇委婉地表达不满:“你可真是个耿直的年轻人,可真敢问。”

  “请问现在是什么情况啊?你想穿上猫女装吗?”

  包括泰勒·斯威夫特所遭受的荡妇羞辱,她因为经常把前任写进歌里而被称为公交车霉霉。

  “男歌手也把情感经历写进歌里,黄老板写过,火星哥写过,他们这么写是勇敢的。而性别互换,她就变成,话太多了。”

  “音乐圈在男人、女人身上用到的词汇是截然不同的,男的可以做出反应react,女的只会过度反应overreact。”

  而那个最具冒犯性的问题虽迟但到——你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凯拉·奈特莉直接反问:“请问你会问男演员同样的问题吗?”

  凯拉·奈特莉禁止自己三岁半的女儿看某一类型的童话故事。

  譬如《灰姑娘》,因为她等着一个有钱人来拯救她;譬如《小美人鱼》,女孩永远不要因为一个男人而放弃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女演员霸气发言,还有太多太多。

  其实这些观点,我们已经说过太多太多次。

  我时常在想,女演员们再多一次表态,再多一次展现愤怒,真的有意义吗?能叫醒装睡的人,以及那些选择不听的人吗?好像不能吧。

  但是后来,我有点想明白了,必须继续说。

  不仅仅是可以拿来当爽文看,也不是为了说服不同观点的人。

  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声音保持「在场」。

  虽然现在现状是不平等、不自由,但我们必须振臂高呼:女性生而平等,女性生而自由!

  那些心知肚明但是避而不谈的观点,不叫观点。总有一天,它们会被陈旧而坚挺的社会习惯消磨殆尽。

  只有让周围的环境适应这些“少数派观点”,习惯这种“刺耳的声音”。

  女演员劳伦·康奈德参加电台节目,观众提问公然开黄腔:“你喜欢什么样的性爱姿势(position)?”

  你看,即便已经成功如她了,还是会遭遇不公。所以女孩,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世界不够好。

  那么揭晓答案,被性骚扰的她,回答是:“CEO。”

  因为position也有职位的意思,BOOM!多么霸气。

  女王塞隆是《疯狂的麦斯克》第一女主角,记者为她为什么能演出那种愤怒感。

  塞隆心想这是什么奇葩问题,她答道:“意外吧?女性也是愤怒的。”

  你看,女王走到了这一步,她依然会因冒犯而表达情绪和不满。所以女孩,不必忍气吞声,敏感一点也无妨。

  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在奥斯卡领奖台上,因《蓝色茉莉》拿到最佳女主,她说:

  “他们认为以女性为主的电影是毫无意义的。猜怎么着?他们错了。观众爱看这种电影,而且它们还能赚钱。”

  所以这些声音有意义吗?

  有的。我们会看,我们会听,而且阵营在不断壮大。

  有一天,我们也能够像巩皇一样,面对杨澜一次又一次诘问:“对年龄有过危机吗?”“没有因此纠结、挣扎过吗?”“对事业产生过怀疑吗?”

  都可以霸气答道:“没有!”

  因为每个女性也足够有资格成为女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