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东岳集团:氯碱离子膜与燃料电池质子膜赢得“争气膜+争光膜”美誉

2021-05-29 17:27:02

怎样理财一月3000 http://tzyanqing.com

  薄如蝉翼,贵比黄金,重于泰山,一张厚度只有15微米的薄膜,是如何承载起行业领域内和国家自主创新之重担的?

  5月11日上午,“追寻建党百年足迹——网络名人山东行”采访团走进东岳集团,探访其数十年来在氟硅和氢能产业取得的突破。

  氯碱离子膜赢得“争气膜”美誉

  到东岳集团,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看一看被称为氯碱和燃料电池“芯片”的两张离子膜,一个氯碱离子膜,一个燃料电池膜。

  离子膜制碱是当下最先进的制碱工艺,制碱工艺中的电解槽是核心设备,而离子膜则是电解槽的核心材料。

  2009年,东岳氯碱离子膜的量产和万吨氯碱装置的试用,带来的是产能的巨大转换,据测算,当时可年节电54亿度,节约标准煤2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8万吨。

  2010年,随着生产装置正式投产,国外进口膜价格直跌50%以上,中国氯碱工业30年受制于人的历史被彻底改写。

  “薄如蝉翼,贵比黄金,重于泰山”这是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对东岳离子膜的概括。

  燃料电池质子膜赢得“争光膜”美誉

  享有殊誉的不光是这张“争气膜”。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被称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芯片”。东岳集团历经16年科研攻关,掌握了这一核心材料的技术。由于全球有这一技术的企业不超过10家,所以它又被东岳人称为“争光膜”。

  在东岳未来氢能技术示范中心内,15微米厚的“争光膜”,甚至很难让人有触感;然而,最初每吨2000多元的萤石,经过漫长的生产工艺路线,最终的成膜树脂价值每吨可达近2000万元。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