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10:25:13
短视频大爆发的时代来了。
6月2日,《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半年增长4321万。
凶猛的增幅背后,网民们对短视频内容的忠诚度也在不断走高。截至去年年底,短视频用户达8.73亿,网民短视频使用率为95.4%。具体到微观层面,用户平均每天短视频观看时长已经接近2个小时。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推算,2020年泛网络视听领域产业的市场规模为6009.1亿元,较2019年增长32.3%。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为2051.3亿元,同比增长57.5%,占整体的34.1%。
一边是用户观看需求与日俱增带来的巨量市场,另一边是短视频内容日益激烈的厮杀战场。内容迭代不停,浪花翻涌汇聚成新方向。
去年8月,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后台备案的选项中新增了“网络微短剧”类目。这意味着,“网络微短剧”已经成为继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后第四个受到广电注意的细分赛道。
以短视频平台快手为例,《2020快手短剧生态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快手小剧场已收录短剧短剧已超20000部,其中破亿剧集占比已超12.5%,内容头部化趋势初显;粉丝总数超100万的短剧作者已近1200位。
万部短剧下场角逐,内容市场,质量为王。年初,一个名为《秦爷的小哑巴》的短剧在快手短剧平台杀出重围,播出过半就冲进了热度榜前三。
据了解,这部根据米读原创小说改编的微短剧,在快手一经上线就斩获了3.3亿播放量,单集短剧播放量突破1亿,并获得快手“星芒计划”当月分账冠军。
这是现阶段IP孵化短剧的一个典型案例,近两年来,将原创小说IP孵化为微短剧,已成为众多网文平台的全新着力点。
据统计,今年以来,包括米读、阅文、七猫、番茄小说等在内的多个网文平台纷纷牵手短视频平台,面向市场推出微短剧内容。
以走在浪尖的米读为例,作为网文行业在微短剧赛道的首个参与者,2019年,米读开始初步试水微短剧,此后陆续出品了《权宠刁妃》《大叔乖乖宠我》等作品。
与中长剧集制作不同,微短剧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入局仅一年,米读就完成了32部微短剧的创作,播放量突破27亿,不乏爆款。2020年,米读出品的《河神的新娘》《拐个大佬做爹地》等12部作品就已突破亿级播放量。
官方信息显示,除快手外,米读还与微视、芒果等视频平台充分联动,达成多项内容合作。截至目前,米读开发的IP短剧数量已达38部,短剧全网播放量超34亿,环比增长70%,全网粉丝总量超1600万,环比增长18.75%。
渠道建设初步完成打通,平台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如何保证“IP孵化”的稳定。在这一个问题上,以米读为代表的网文平台具有先发优势。据了解,探索IP孵化一年多,米读已摸索出一套打造微短剧的机制,跑通IP筛选、剧本改编、剧集制作、粉丝运营等IP开发全流程。
如何将动辄百万字的网文改变成爆款?这是摆在内容创作者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米读有着独特的“翻山技巧”。与其他业内网文平台相比,带着互联网产品基因的米读更加擅长利用数据为运营助力。
据了解,除了制作团队的经验主义,剧本改编期间,运营团队会从后台拉出原著小说后台的数据,根据读者在某一章节的高停留率和点击率,判断出哪些情节最吸引读者,从而辅助制作团队更精准地完成改编。
内容创作者面前的第二座大山,是如何持续输出。做一个爆款容易,持续制作爆款则需要合适的孵化土壤。这一方面,网文平台同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米读内部看来,小说是影视的孵化器。“我们拥有大量原创IP,现在工作是大浪淘沙,在小说中找到最适合影视化,爆款可能性最大的作品,然后进行孵化。”
光是孵化还不够,要想持续输出,离不开平台对优质网文内容的培养和运维。
公开资料显示,米读已经与阅文在内容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借着阅文数万本经典小说存量丰富米读小说内容库,此为“引流”。
米读还致力于“内生”。继去年扶持原创作者的“平民英雄”计划后,米读再次推出爆款书籍打造计划,根据米读平台原创书籍的阅读数据、用户画像等指标,每月筛选出两本有潜力的优秀书籍,对其进行千万级流量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平台收获的流量正在悄然沿着这条IP孵化路径流回网文平台,这意味着以米读为代表的网文平台正在构建起一个新的生态闭环——创作、改编、反哺的良性增长模式。
这一研判并非空穴来风,公开数据显示,以《秦爷的小哑巴》为例,短剧上线第二天,原著作品新增阅读人数涨幅515.3%,作品日收入涨幅194.4%。
眼下,IP孵化正在成为米读和趣头条新的增长点。“2021年我们继续提升盈利能力,强化对米读的投入和支持,米读在IP孵化和内容生态建设领域都取得突破,巩固了米读在免费阅读行业的领军地位。我们坚信,在贯彻长期主义的策略下,能够实现增长和非小说业务全年盈利的目标”,趣头条创始人兼CEO谭思亮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