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贸网

张平中:跪拜菩萨泪如雨下,辞去公安厅铁饭碗,出家当和尚

2021-06-08 07:22:05

除湿机

  距离济南市区75公里,在泰山西北麓的灵谷峪,有一座寺院依山而建,它在群山环抱之中隐隐约约可见,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之一的灵岩寺。

  而灵岩寺的现任主持觉印法师,其出家前的身份有点特殊,他曾就职于海南省公安厅,他选择出家为僧,让大家感到很好奇。

  家庭变故、让少年开始找寻人生问题

  觉印法师,出家前叫张平中,他1969年出生在四川邻水一户普通人家,他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家四口人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命运好像就喜欢捉弄平常老百姓,在张平中的少年时期,父亲和哥哥相继因病去世,至亲的离去,对他打击很大,一个幼小的心灵,深深地埋下了无尽的痛苦和创伤。

  尽管张平中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在母亲面前孝顺和懂事,但是他却很难从阴霾中走出来。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思考人的生死、生命存在的意义、人间的苦乐等,本不该在他那个年龄去想的问题。当然,即便他去思考,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一切都是朦朦胧胧。

  大学期间接触佛学

  幸运的是,张平中内心的苦闷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业,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张平中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在北京广济寺,当他在圆通殿观音菩萨像前跪拜时,不禁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心中感到了莫名的委屈和苦楚。

  于是,他又开始读佛学、基督教、道教等。就这样,张平中的大学时光,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他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图书馆用于阅读。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白天看了这些书籍,晚上张平中还会经常梦到寺院、佛像、佛塔等种种景象,而且他本人就置身其中。

  在大学里,张平中也认识了几位同样对佛学感兴趣的同学,他们时常约在周末去附近的寺院,参加法会、听大师讲法。后来,他们干脆就聚在一个读研究生的同学宿舍里,每周一次,大家一起诵读佛学经典。

  

  寺庙给了青年不一样的感觉

  张平中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在北京广济寺,当他在圆通殿观音菩萨像前跪拜时,不禁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心中感到了莫名的委屈和苦楚。

  后来,他在寺庙中听师傅讲解《大乘起信论》后,回去就一直思考师傅的话,琢磨其中的含义。

  有一天,他正在静坐时,仿佛突然豁然开朗,他感觉眼前的有形事物其实就是无形无相,“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当他意识到这些时,之前心中的悲伤顿时变成了喜悦。

  从此,张平中开始专心研究《心经》和《金刚经》,每次诵读这些佛经时,他都能有不同于常人的心得体会,这些更促成了他对佛法的兴趣和向往。

  辞去公职,剃度为僧

  1992年,张平中分配到了海南省公安厅,这是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如果他不辞职的话,估计也会谋个一官半职,事业会发展得不错,但是,这里不是他的理想所在,他要随心而走,工作一年后,他就辞去了铁饭碗。

  

  在常人看来,辞去公职的人,要不有了更好的去处,要不就下海经商,但是张平中却选择去了广东光孝寺柯林院,他在这里做义工,每天跟随寺里的师傅们一起打坐念经,这样的日子,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轻松和快乐,也许这就是他寻找多年的生活。

  跟随师傅们修行一段时间后,光孝寺的大师告诉张平中,说他与佛有缘,并建议他出家。这也正是张平中的想法,在大师的推荐下,1993年10月,他在江苏镇江的定慧寺正式剃度出家。

  定慧寺在佛学界颇为有名的茗山法师收张平中为徒,并为他取法号“觉印”。在这里,觉印法师的佛法知识提升得很快,若想再有更深的造诣,师傅建议他要去其他寺庙修行,因为每个寺庙对佛法的理解稍有不同,但都有可借鉴之处。

  遵循师傅的教导,觉印法师又先后在鹤壁静居寺、成都宝光寺、济南灵岩寺潜心研究佛法,后来就留在了灵岩寺,担任寺院的监院。

  

  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觉印法师这样做不值得,毕业于北外、就职于省公安厅,一辈子衣食无忧,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自己也能得到应有的荣耀,而他却选择在寺庙里度过人生的多半时间,是不是有些浪费人才。

  其实不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选择的人生道路就千差万别,觉印法师选择了佛法,何尝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他在寺庙中与师傅们切磋佛法,带领弟子们修行,为大众讲经诵法,这是他喜欢做的事情,是他的兴趣所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同样是在做贡献。而且,觉印法师并不是不关心外界事物,虽然他身处庙堂之上,但他仍然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比如他热心环保。

  在山东境内,灵岩的鸡鸣山、华山东部、泰山沿104国道处等多个地方出现了严重违法开采山石的现象。2003年两会期间,作为山东省政协委员的觉印法师,提出了加强对山石资源管理的议案。

  

  自己所说,为什么选择出家,是他的宿缘。

  生命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生命体现的意义就不同。人的价值,其大小也很难用所从事的工作来衡量。

  如果觉印法师一直从事公安工作,那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维持社会秩序就是他的价值所在;而当他是寺庙里的法师时,他将所参透的佛法再给予他人,去保持一份内心的安静,这也是一种价值。两种价值是无法相提并论,也没有高低之分。

  

  什么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对觉印法师来说,就是遁入空门,潜心研究佛法,这就是他的人生归宿,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什么选择出家,是他的宿缘。

  自己所说,为什么选择出家,是他的宿缘。

  ,就是遁入空门,潜心研究佛法,这就是他的人生归宿,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什么选择出家,是他的宿缘。

  自己所说,为什么选择出家,是他的宿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数字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