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15:27:36
7月26日,财联社发布消息,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几十家重点房企,已被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比例限制不仅包括房企在公开市场拿地,还包括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
监管部门为什么要给房企设定一个拿地金额的比例呢?这个政策又将会对楼市产生什么影响?
第一,严格限制房企拿地,给土地市场降温。
今年虽然首次实行了集中供地政策,不过从拍卖结果来看,一二线城市的土拍市场依然热度不减,部分城市热点地块竞争非常激烈,地价继续上涨。在这个政策下,房企手中资金有限,拿地会更加谨慎。
第二,促使房企加大销售力度,增加供应,起到降价降温的目的。
对于部分土地储备比较少的房企,未来将面临没有土地开发的境地,为了能够继续拿地,必然会加大销售力度,甚至会采用降价的策略提高销售额,这也会对稳定房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限制房地产规模的扩张。
事实上,限制拿地就等于限制了房地产市场规模的扩张,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将成为过去式,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对于头部的地产公司而言,未来排名也会更加稳固。